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进一步指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关注山水生态、保护山水生态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术数文化中的堪輿典籍中,也有所呈现。

中国古代的堪舆学家,通过实地勘测和文献阅读,认为我国的山脉均是发源于昆仑山,有“天下龙脉出昆仑”的说法。在风水典籍中,类似的说法也不胜枚举,如清人赵玉材《地理五诀》中说:“龙之大干,皆发以昆仑。昆仑上方下圆,周围二万二千七百里,脉出八方,乾、坤、坎、离、兑五龙入外国,艮、震、巽三龙入中原,名三干。黄河居震、艮之中,黄河之左,山西、北直、山东,并河南,皆为艮龙之脉;甘肃、四川、陕西、长安、湖广、两江、洛阳、开封,皆为震龙之脉。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皆为巽龙之脉,此三大干龙也。”所谓震龙之脉,即中干龙。

又如明人刘伯温的《堪輿漫兴》开篇就说:“昆仑山祖势高雄,三大行龙南北中。分布九州多态度,精粗美恶产穷通。”又说:“中龙尊贵孰堪伦,水绕山环四海均。我祖祖陵钏厥秀,须知昭代万年春。”清人沈六圃《地学》“寻龙篇”也说:“中干起须弥,南行至番南山,与南干分,乃由番中上雪山,开大帐,南尽丽水,北根朔方,近万里,中以西倾山为顶,穿武都,由终南东出,渐为平地,中平数千里,东起泰山,尽于登莱一支,由淮南尽于海门。若四川陕西河南山东,皆省会也。湖广之湖北,江南之江北,皆中龙。”总之,中干龙起昆仑山,经青海、甘肃、出天水,入陕西,出终南山东行至华阴而起西岳华山,从华山自函谷关后一路顿伏,至河南熊耳山出脉,山势渐缓为平地,由熊耳再前行至登封而起中岳嵩山,东行渐平,至山东又起泰山,而后东行入海。可以说,中干龙主要是秦岭山系。在古代风水典籍中,秦岭山系,被想象为三条从昆仑山腾飞蜿蜒的巨龙之一,居于南龙和北龙的中间位置。

 明乎此,则秦岭在中国地理中的地位也就不难想见了。因此,秦岭生态的保护,从古代风水典籍角度看,就是关于中干龙的保护。山脉被看作运送生气的龙脉,其生气有一定的衡量标准。《葬书》中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所以水源很重要。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夫土者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土是气所赖以生存的载体,有土才有气;气是水的母亲,有气才有水,水是衡量气的重要标志。而且,水作为气的儿子,会影响气的状态,子衰必耗母,气就会被耗散。后世章仲山的《心眼指要》将此发挥到极致:

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子也。有气斯有水,有水斯有气。气无形而难见,水有迹而可求。水来则气来,水止则气止。水抱则气全,水汇则气蓄。水有聚散则气因之聚散,水有深浅而气之厚薄因之。故因水可以验气也。
明末清初的蒋大鸿在《水龙经》论“气机妙运”时也说:

太始唯一气,莫先于水。水中积浊,遂成山川。经云: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子。气行则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夫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之或去或来而知之矣。行龙必有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辅行龙者水,故察水之所来而知龙气发源之始;止龙气者亦水,故察水之所交而知龙气融聚之处。

所以,风水之道,首要在避免水土流失。生气最容易催生的就是草木,所以,生气旺盛,必然草木丰茂,不毛之地,不会有什么生气。《葬书》因此指出:“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为万金。”土高就是土厚,土厚就可以使生气有所寄托,生气自然就有可能很旺,因为“有土斯有气”,所以《葬书》说,“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生气需要借助土才可以运行,所以没有土的石山是没有生气的,故不可安葬。郁草茂林,就是草木郁郁葱葱很茂盛,这是生气产生作用的结果,所以也是生气旺盛的标志。《葬书》对此说:“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生气孕育万物,所以没有草木的童山是不可安葬的。除此之外,被挖断的山也是不吉利的,“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 山势断开,生气就无法运行,所以断山不可安葬。这些理论说明,保护植被,避免水土流失,不要乱开乱采,破外山脉,是风水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岭作为我国的中干龙,应该避免盲目开采,避免掘断破坏山体,不要为了开发,破坏植被,更不能使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就撰文指出,上游森林的开采导致秦岭北坡河流的流量减少势微,建议恢复秦岭北麓植被,以解决西安缺水问题。(史念海《环绕长安的河流及其有关渠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该建议得到当时陕西省省长和林业厅的支持,并予以实施。但是,进入21世纪,由于追求GDP等各种原因,保护的力度减弱了,破坏性开发越来越多,秦岭的问题日益突出,于是就有了中央对秦岭北麓违建的治理。

从古代风水文化的生态思想来看,万事万物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能量循环系统,地下的阴阳二气交融,形成有孕育生命能量的生气,生气以土壤为载体而存在,生气充盈,就可以使植被丰茂,草木、庄稼生长就会茂盛;生气蓄积到一定的数量,就会化为清泉,清泉或作为地脉流行于地下,或流淌于地面随龙(山、岗、阜、垅)而行,滋养万物;生气或从地下泄出,化作风,赋予万物以各种性能和性质,此谓之风物。地面上的水受到“天光下临”的照射,上升而为云,云受到阴气的收敛凝聚而为雨,又重新回到地下。阳升阴降,生气和合;云行雨施,生养万物。在这个宇宙能量大循环中,生气、土壤、风、水和植被以及动物和人,彼此息息相关,而其中最重要者,莫过于生气存在的载体——土壤,以及生气的衍化物——风(一种粒子流)和水,如果缺少了这三种东西,植物、动物和人,将无法正常地生存。

立足于能量循环系统看秦岭,作为我国的南北分水岭,其山势的成毁、土壤的存失、植被的枯荣、蓄水的多寡,对秦岭两侧很大的区域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有些影响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进而影响全国的生态系统。所以,保护秦岭,保护华夏神州的中干龙,要从保护秦岭的植被、山体入手,不要让秦岭变成童山、断山、独山;还要从防止秦岭的水土流失入手,节约水,少取土,使秦岭恢复以前的蓄水量,让秦岭系统的能量循环正常起来,云蒸霞蔚,草木葱郁;最后,还要控制秦岭里面的人口,减少人的活动对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干扰,让秦岭一部分区域回归到原始状态,实现自然的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从而使秦岭生机无限,泽被中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大计而提出的,其中既有领导人的高瞻远足,也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国的风水文化,如果我们去粗取精,其中的生态思想一定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慧支撑。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390928965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草堂大道秦岭三路草堂科技产业基地1号楼2层
电话:13909289650
网址:http://www.sxzyyjh.com
邮箱:81549324@qq.com
官方公众号
©Copyright 2024 陕西省周易研究会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0013775号-1   技术支持:西安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