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在传说中,真有神龟和龙马吗?众说纷纭,无从考证。其实不然,与众人所说的河图和洛书故事有一定的出入,毫无道理可言。就在人们无法解读的同时,便根据这种神化的想象,把真实的文化神化罢了,特别在卜筮方面,将其称为“无字天书”,更显得神鬼莫测,迷惑人心了。既然是神龟负图出河,那么,顺理成章的叫河图也不为过,书是方形的,洛书就画成方形的似乎也有道理。几千年以来,古今前贤对河洛之争从未间断,可谓水深火热,不亦乐乎。纵观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用不着多费口舌,河图、洛书的“古已有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实,洛书、河图的产生并不在伏羲画卦之前,也并非那般神秘。
一、对“圣人则之的”之否定。
《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显然是说,伏羲是通过仰观俯察画八卦的,不管仰观俯察什么,但绝对不是根据河图、洛书去画八卦的。
河图与洛书之间的数字在方位上并不对应,河图3.8在正东,洛书3.8在东北,河图2.7在正南,洛书2.7在正西,河图1.6在正北,洛书1.6在在西北,这些固可勉强。但河图4.9怎么能说是与洛书4.9东南对应呢?再高明的圣人,这个坎是迈不过去的。
河图是两仪直交,洛书是两仪西东,总不能说是对应吧。
《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大衍之数五十…”没有对重要的方位进行描述,但显然指的是河图,是占筮衍卦,而不是“圣人则之”。说明“圣人则之”不可能,应予否定。
既然不是圣人以河洛画八卦的,那么《系辞》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八卦的产生和占筮的《周易》增加神秘色彩。
本着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我们根本用不着在“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问题上,浪费富贵的时间和精力。但一定要对河图、洛书的科学实质进行认真的探讨。
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这两样东西(洛书、河图)是下北上南,右西左东的数图;二是这两数图是由奇阳偶阴的黑白圈点组成的。也就是说,这两样东西的产生,与数量和阴阳密切相关。与一些緯书附会的“马负图,洛出书”之说,没有任何关系。
二、对“洛出书”之否定。
伏羲氏是传说时代的一位部落首领,是人而不是神。伏羲时期,已进入农业生产初期,也是父系社会的初期。当时虽然尚无文字,但不等于没文字就原始社会不存在。没有文字,社会生产和社会知识,不见得能差到那里去,自古以来,事业有成的文盲大有人在。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九间大庭布局来看,五、六千年前伏羲时代的人们,已经有了1至10数的完整概念和奇阳偶阴的阴阳概念,并且在房建布局上有着惊人的成功应用,第5间置大门和炉台,是中的概念,无论从哪头数,两边各4间,奇偶阴阳平衡,是阴阳平衡的概念,此绝非偶然。考虑到河图、洛书存在的远古性,时代相当而又讲阴阳的,只能是古三坟易前身的伏羲八卦方位图。
我们将九数洛书与伏羲八卦方位图对照发现,洛书的1、2、3、4对应的是坤、巽、离、兑四阴卦,6、7、8、9对应的是艮、坎、震、乾四阳卦。数的递增次序是四阴卦的老、长、中、少,到四阳卦的少、中、长、老,中5。显然是阳量,即先阴卦后阳卦,先西后东自下而上的阴阳序,只要知道伏羲八卦的阴阳哲理,排出这个序的易学者来说,这恰恰是《周易》的短板,对洛书感到陌生神秘无解是很自然的事,一点也不奇怪。
无中不方位,四方实五方。无中不阴阳,阴阳必有中。数有奇阳偶阴,但5是中数,不阴不阳,数的阴阳平衡是以5为界的,两个5的10自然也是中数,中5,只能在八卦方位图不阴不阳的中心位置,这就是洛书中5的由来,与人的手指头何干?阴阳序与所谓的生成数也无关。对伏羲八卦方位图的阴阳序,似乎易学者也会感到很陌生。
由此,我们受到启发,失传的伏羲八卦方位图的卦序,必然是坤至乾的阴阳序。既坤1、艮2、坎3、巽4、中5、震6、离7、兑8、乾9。邵子:“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者,6、7、8、9、是阳的生旺,故顺;4、3、2、1是阳的消退,故逆也。既然这是卦序,那不成卦序的洛书,当然是卦数了。洛书是分至和四立八节,奇阳分至是阳的生消,冬至1、春分3、夏至9到秋分冬6是生旺,立春8至立夏4是退绝。此即八节的阴阳二气,是可用八节纪年的理论依据。
三、四象数图生卦数洛书。
《系辞》:“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既然四象生八卦,那么生卦数洛书的必然是失传的四象数图(黄国卿先生已经复原)复原四象数图有两个途径。一是将洛书周上奇偶两数合成数组退回去。二是在伏羲八卦方位图内已一分为二的四象方位图上排阴阳序,可相互佐证。两个结果是一样的,不过,跑到洛书四维线的中10又回来了,由于这个四象数图太重要了,真正的四时图就是四象数图。西北太阴1.6冬,东北少阴3.8春,东南太阳4.9夏,西南少阳2.7秋,中5.10是不阴不阳的中气,不在四季之内,“1、2、3、4为四象之序位,6、7、8、9为四象之数。(朱子)”四象数图这个序,无论奇偶,均是阳的量。如冬1+6=7,春3+8=11,夏4+9=13,秋2+7=9,中5.10是中气15。但同时又是奇阳偶阴。1、3、9、7是阳气,1、3、9生旺,9至7消退,9是阳极。2、6、8、4是阴气,2、6生旺,8、4退绝,6是阴极。四象数图阳动阴静的展开,便是洛书,值的深思的是,《系辞》:“天一、地二、….大衍之数五十”的说法,也适合这个失传的四象数图,至此,洛书的产生问题解决了,并非“洛出书”。
四、“河出图”之否定。
众所周知,河图是两仪相交的四正,太阳4.9正西,少阳2.7正南,老阴1.6正北,少阴3.8正东,中5.10,与伏羲八卦方位图中的四象方位图大相径庭,显然不是四象数图,而伏羲八卦图内的四象方位图一分为二生八卦方位图,这是有目共睹的,谁也无法否认这铁的事实,这是其一。其二,河图4.9正西,就是日落西山,西阴变阳,东阳变阴,即阴阳闭合,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太阳落山天黑了,白天结束了,那么,日落西山,阴阳闭合的河图,还能是四象数图吗?其三,阴阳对立统一,是四象八卦存在的前提。不对立统一,就不能存在,果然,河图二太不对立而相邻,相邻就是阴阳相消。奇阳9+1=10,偶阳4+6=10,正负10相消是零;9+(6)=3,4+1=3,正负3相消也是零;二太的阴阳两符号相消;二少亦然,河图奇阳1、3、7、9是没有阳极的自然数,偶阴2、4、6、8也没有阴极的自然数,没有阴阳二极,当然不是阴阳二气,气数已尽;河图少阳2.7不是阳极,岂能是炎夏?太阳4.9是阳极,岂能是凉秋?气数已尽了,四象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四时可言!
原来,河图是八卦的作者专门用以反映阴阳闭合原理的。否则,不但阴阳哲理不完善,还会给人们造成四象八卦生成后就长生不老、永不殁灭的错觉,忽略了四象八卦重要的周期性。
应该说这是非常明显事,但从《礼记.月令》和《管子.幼官》的情况来看,古人确是以河图为四季图的,莫非真正的四象数图在高阳氏颛顼之前就失传了。
其次,北斗七星是下南上北,与阴阳和数没有必然的联系,河图产生之前,你怎么知道是春八、夏七、秋九、冬六,这就排除了河图来自北斗斗柄和天文星象的可能性。
五、河图与洛书是什么关系呢?
四象数图既生卦数洛书,又生河图。生洛书的是四象八卦八大节气24气的分生,生河图是四象八卦四时八节24气的消亡。要说体用关系的话,失传的四象数图才是真正的体,洛书、河图才是用。一体生两用,一生一生,在阴阳哲理上,方为完整齐全,方成阴阳四时八节年24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因此,河图与洛书之间,没有任何相生的关系,只有相消的关系。如将洛书周上八数所代表的八卦在河图上对号入座时,不但河图生不了洛书,反而相邻两卦符号阴阳相消,八卦就不存在了。按卦序代入时,亦然,有兴趣的话,不妨一试。
综合上述,伏羲八卦方位图是符号图,四象数图、卦序、卦数洛书、河图是符号图数字化的数图。符号图的数量化,就是科学化,这三样数图即是北半球时空节气变化的历法,也是宇宙万物生育繁衍的运动模型,蕴藏着完美的阴阳哲理及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四象数图生洛书是分成模型,四象数图生河图,是亡的模型。哲理分明,完美无瑕,河图应该是闭合的合图,而不是河图这是完全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