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信义,“仁、义、礼、智、信”被认为是一个人基本的五种道德,称为“五达德”。历史上有很多诚实守信的典故。一诺千金和季扎挂剑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一诺千金”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
季布是秦朝末期人,他性情耿直,为人狭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因此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成为项羽的五虎将之一。正因为季布讲诚信,守诺言,所以在楚地流传“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千金易得,一诺难求。可见季布的承诺是多么的言而有信。
同样“季扎挂剑”讲的也是做人守信的故事。季扎是春秋时吴国有名的公子,德才兼备,誉满天下。有一次他出使别国,路过徐国,与徐国国君会晤.席间,徐君看到季扎腰间的宝剑,欣赏不已。季扎考虑到自己还要出使别的国家,而佩剑是使者的必备之物,不能送人,当时就没表态。等他完成任务回国时,又经过徐国,他想把那把宝剑送给徐君。可是,徐君却去世了。季扎十分惋惜,他来到徐君的墓前,把宝剑挂在墓前的树上,完成了自己心中的约定。可见,做人一定要讲诚信。